圖一: 「2025滬港創新項目評選」決賽路演 (照片來源:上海市香港商會)
2025年9月23日, 由上海市香港商會主辦的「2025滬港創新項目評選」決賽路演在上海舉行。本次活動聚焦於人工智能和生物醫藥兩大領域, 邀請了來自香港及內地的初創項目、團隊參與。 ⋅
在此次決賽中, 香港中文大學的4個初創項目成功入圍, 充分展示了其在各自領域的創新潛力與商業價值。其中, 兩個代表香港中文大學初創項目分別在生物醫藥和人工智能賽道上表現優異, 榮獲最佳創新獎。此舉不僅是對其努力的充分肯定, 更彰顯了香港中文大學在推動科技創新的貢獻。
活動期間, 行業專家學者及資深投資人組成的評審團對每個項目進行了詳細提問和評價。上海市香港商會會長張國正在致辭中表示, 商會的使命在於推動滬港合作, 並指出此次評選活動的成功舉辦, 體現了兩地在人工智能和生物醫藥領域的優勢互補。
圖四: 香港中文大學入圍決賽項目 「用於CART-T 細胞工程的新型高效無病毒系統」向評審團進行路演展示 (照片來源:知識轉移事務處)
左一: 鄧銘權教授 (病理解剖及細胞學系)
右一: 鄧昭俊博士(病理解剖及細胞學系)
左一: 鄧銘權教授 (病理解剖及細胞學系)
右一: 鄧昭俊博士(病理解剖及細胞學系)
香港中文大學入圍「2025滬港創新項目評選」決賽項目
排序不分先後
| 賽道 | 獎項 | 項目名稱 | 項目負責人 | 所屬學院 | 所屬學系 |
| 生物醫藥 | (初創組)最佳創新獎 | 「用於CART-T 細胞工程的新型高效無病毒系統」 | 鄧銘權教授 | 醫學院 | 病理解剖及細胞學系 |
| 人工智能 | (初創組)最佳創新獎 | 「無創人體組織大分子成像技術」 | 陳蔚天教授、余俊豪教授、朱昭穎教授 | 醫學院 | 影像及介入放射學系 |
| 人工智能 | 「磁驅動內窺鏡組織動態牽引系統」 | 李崢教授、趙偉仁教授、葉瀚智醫生 | 醫學院 | 外科學系 | |
| 人工智能 | 「ACT-LLM智能系統: 個性化ACT心理支援與專業輔導培訓」 | 莊婉瑜教授、錢惠堂教授 | 醫學院 | 那打素護理學院 |









